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丁虹报道,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日本近畿运输局和近畿经济产业局日前以进一步增加访日外国游客数为目的,在关西各地区开展了一项旅游观光实况调查。其中,特别就京都观光服务指示牌多言语化的滞后和外国游客对体验型旅游的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应制定改善策、加强相关旅游服务等建议。
这项调查是首次站在外国人的视点上,重新对关西主要旅游胜地的实态做出评估,以便更加促进和完善各地的行政、经济团体,以及完善旅游相关经营业的服务接待体系。
近畿运输局和京都府、京都市一起,主要针对外国游客去游览旅游胜地途中利用京都公共汽车的情况做了调查。以1月份的一份来自欧美、中国、韩国12名外国游客的观光调查为例。这12名外国游客共去了金阁寺、二条城、平安神宫等地。从调查中了解到,游客们均认为从观光地附近的公共汽车站开始,到目的地为止,道路指示牌很少,指示标识也是多半是以罗马字为主,中文和韩语的指示牌很少。
调查报告中指出,“导游指示牌并非要往多语言化上发展,应该多用数字、记号、图表等让人一目了然的非言语化标识”。
另一方面,近畿产业经济局就34处关西旅游观光胜地的受欢迎度,在外交官和留学生等关西居住的167名外国人之间进行了问卷采样。其中,评价最高的是在大阪南部。与京都相关的,清水寺排在第3名、金阁寺则位于第5名。
在“今后希望去旅游的地方”一项调查中,“滋贺县近江八幡水乡游”排在第二名。京都方面“入榜”的为东映大秦电影村和京町家有住宿设施的“草庵”,以及可体验制作日本伞的“日吉屋”等。
近畿产业经济局从调查中发现,外国游客对可以体验、了解京都历史和传统产业相关设施的关心度比较高,由此得出分析结果,“即便小型的旅游观光地通过宣传推广,也有充分调动外国游客来访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