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清水寺-日本集体自杀的首选风景区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搜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0 19:22:24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位于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因为环境优美而成为跳楼自杀者的首选之地。

   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的「清水寺」,是在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资兴建的,由于日本古时除了东、西两大愿寺可盖在京城内之外,所有的庙宇神社都只能依山而建,而清水寺座落在山腰上,落差极大,这座完全木造的寺院总面积达13万平方公尺之广,其内最有名的「清水舞台」,离地五十公尺高却只靠139根木柱支撑结构,可见当年工程之浩大与艰钜!参观清水寺时,一路拾阶而上,除了参拜诸神,凭栏远望,更可将京都市景尽收眼底。

   宛如古都的风物诗般,清水寺外围的一景一色,完完全全的将京都的风采表露无疑,无论是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瀑布,秋天的红叶或是冬天的细雪,清水寺都彷佛是为了证明京都而存在的一般,无时无刻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清水寺朴素的正殿阳台突出于断崖之上,因为环境优美而成为跳楼自杀者的首选之地。

   清水寺的西门建于西元1607年,建筑外观色泽鲜艳、雕刻细致有加;建筑形态呈单层八柱,屋顶属于“切妻”式建筑。

   从清水坂前往清水寺道路两侧,除了有京都传统木造住宅林立外,沿途还有古老的神社和寺庙,无不充满宁谧与静穆气氛。古时候来到清水寺参拜的武士,通常先把马匹栓在仁王门前面清水坂上的马厩里,因此这个马厩就成为室町时代遗留至今的建物。

  “你想自杀吗?还在犹豫吗?请加入我们的自杀志愿者小组……”

  “想在去天国的路上有个伴吗?征集一起自杀的同伴……”这不是小说或戏剧的开头,也不是虚构故事的起始,而是日本自杀者网页上众多留言中的冰山一角。近来,通过互联网召集志愿者的事件,在日本接二连三地发生。10月25日,在日本宫城县七宿町若林山的树丛,人们在一辆被丢弃的车里发现了两男一女3具尸体。警察调查后发现,三人生前素不相识,是通过互联网的自杀者网站认识后,决定集体自杀的。

  近年来,自杀行为呈现出低龄化和集体化的特征。中小学的学生自杀人数增加很快,这被认为是中小学中存在的严重集体欺辱现象的反映。

  而随着互联网在日本的普及,在网页上寻找志同道合的自杀者共赴黄泉路的现象也在增多。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自杀者网站,只要打开日本最大的搜索网ā站,输入“自杀”,马上就可以弹出近50万条结果。其中不乏很多自杀者网页,上面征集集体自杀志愿者,探讨最安乐的自杀方式,找寻最美丽的自杀地点等。

  从世界范围看,日本的自杀现象很突出,特别是泡沫经济破灭后的20世纪90年代,自杀人数更出现了显著增加。1998年自杀者人数突破3万人,此后增势依然不减,2002年达到了3.2万多人。  

  对于日本的自杀现象,很多研究者将之归结为文化原因。他们认为,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自杀行为并不是可耻而罪恶的,也不是失败者无路可遁的懦弱选择。相反,在日本的传统观念里,自杀是以对自身最极端的惩罚来洗去失败的耻辱、赢得别人尊敬的最后方式,因而自杀行为从来就不被日本社会所排斥。就是现在,对因经营破产、负债难还而自杀的人,舆论也大多寄予同情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