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在日华人犯罪的敏感之处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23 19:22:56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在日华人犯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造成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相互认知上的失衡,这对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的发展十分不利

  据美国《侨报》3月11日报道,由尔东升导演、成龙主演的《新宿事件》在中国内地“遭禁”,将在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上映。该报道还披露称:《新宿事件》内地遭禁映,“血腥”与“色情”都只是表面借口,影片涉及“在日华人犯罪”的核心内容,才是它真正的“敏感”之处。

  《新宿事件》毕竟与我祖国日本有关,本人又跟它的剧组人员有过交流,听到这一消息,情绪上很伤感。但冷静下来想,让我不得不产生另一种思考:即所谓敏感的“在日华人犯罪”问题。

  “在日华人”成罪犯代名词

  “在日华人犯罪”或“来日华人犯罪”成话题已经很久。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2007年来日外国人(除定居人员外)的犯罪案为35800件,比2006年减少10.8%;揭发人数为15923名,比2006年减少15.6%。按国别看,中国5346名,韩国2037名,菲律宾1807名,巴西1255名,越南806名。据悉,中国人犯罪从1989年以来连续19年保持首位。

  “中国人”在日本人眼中已成为罪犯的代名词。相关的媒体报道、图书出版则始终是21世纪初的潮流,至少是潜流。在日华人犯罪已经也成为“日本国内社会问题”了,犯罪范围则涉及杀人、强盗、非法劳动、商业洗钱等方方面面。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看一看在日本和中国分别展开的网络论坛帖子《请不要杀日本人》和《为什么日本人不在中国犯罪?》的摘录:

  “郑永善杀害了两名有前途的幼儿。福冈一家4口人也被中国留学生杀害了。求求你们,请再也不要杀日本人。我丈夫是中国人,每当中国人在日本犯罪时,认真工作的中国人也只好被蔑视。我朋友刚被公司开除,因为是中国人……”

  “否定日本历史的人,讨厌日本的人不要住日本,谁让你们过来了?”

  “中国人太不可思议了,老骂日本人不正视历史,你们却什么也不反省,不道歉。”

  “中国人在日本犯罪是个事实,民族主义情绪再高涨的中国人也应该为此感到羞耻。这些犯罪分子决不是去‘抗日’,更不是去什么‘报仇’,与政治无关,就是刑事犯罪。”

  “为什么日本人不在中国犯罪,因为中国人穷。因为有钱,自然不干违法的事了。”

  “日本人在中国人心中是个什么概念!敢在中国犯罪吗?真敢犯个罪,能不能活着回日本都是个问题啊!”

  国民心态的认知差异

  我特意选择了较温和的言论,而更激进的言论则更多。但无论如何,这些言论呈现着两国民众围绕“在日华人犯罪”普遍抱有的认知: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反感和蔑视,中国人对自己的自卑和叛逆,还有在日华人对现状的无奈和悲伤。

  面对以上事实,我提出三点思考:

  一,假设日本人在华犯罪,其规模和频率达到在日华人犯罪的水平,比如,一位日本留学生在中国东北杀害一家4口无辜的百姓,中国人怎么反应?(可参考2005年发生的“珠海买春案”。)是像今天日本人面对在日华人犯罪一样对对方国家和人民感到反感和蔑视,还是觉得无所谓,表示理解?中国人值得思考。

  二,日本社会面对中国人犯罪是个事实,但另外一个事实是,近年来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工作人员、游客等不断增加,从未来日本社会不得不面对的“少子高龄化”现象、劳动市场国际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政策等来看,在日华人持续不断的增加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日本政府和国民将如何面对这一“问题”?日本人值得思考。

  三,在日华人犯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造成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相互认知上的失衡。这与在东亚地区、全球事务上有责任扮演“利益攸关者”,有历史使命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中日来说,是背道而驰,对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的发展显然不利。国民心态无疑能对一国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政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今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关系的中日两国来说更是如此。在心态失衡的背后,政府如何处理此事,国民又如何回应?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值得思考。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