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京都漫步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2 15:18:4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一. 因为对某处一段浪漫的遐想,以至魂萦梦牵,定要亲身去圆梦,由此开始的旅行不在少数,而我对于京都的向往,说起来,真是一点都不浪漫的。那时候,迷恋着一部叫做浪客剑心的动画,认同着那个面颊上带着十字伤痕的男子的所作所为,向往着幕末腥风血雨中淡淡的白梅香,于是固执地要去一次京都,寻访那些明知一去不回的历史。 在日本,出行实在是很方便的事。于是常常可以看到日剧里,女主角一赌气就离开都市,去乡村里宁静幽远的故乡。在每天进出的新横滨站里顺手拿些印刷精美的资料,买本旅行的期刊,几个晚上钻研下来,京都的一切,陌生却熟悉,如同从未返回过的故乡。 未开始的旅行,象一场未果的爱恋,念它的名字,在唇齿中转折,眼角眉稍上都蕴满了温柔的笑意。只是要考虑生计与现实,再浪漫的念头都要打个折扣。每晚拿支铅笔坐在床上,从一大堆车票和旅馆价格的天文数字中圈出稍微平易近人几个再做比较。然而怎样都是贵,千挑万选出最经济实惠的那个,还是觉得心痛。 删选景点是更加令人心痛的抉择。幸好免费资料够丰富,对照地图和介绍,心里也有了个大概。从二十多条时间地点各不相通观光线路中选定两条,时刻表安排得太过苛刻,能否衔接妥贴只能倚赖日本的交通状况。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眼看离预定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票却还躺在旅行社安稳得睡觉。车票加旅馆的折扣,只能从旅行社拿,每天下班坐JR回家,总要经过旅行社打佯后紧闭的大门,对于公司习以为常的加班加点恨得咬牙切齿。 那时每天都跟同事拜访客户,途中就虚心讨教经验,他们也就跟着我一起缅怀起京都,沉浸在记忆中模糊却清晰的,水墨山水般的境界。终于某天傍晚出了地铁后,被记忆打动笑容越发慈祥的部长批准买完票再回公司,反正已是下班时间了 二. 最不擅长早起,然而牺牲睡眠来换京都略微长久的停留,仍是心甘情愿。醒得居然比闹钟还早,打开背包检查,最上方的信封里装着此行的一切票据,鼓鼓囊囊的,仿佛心里欢呼雀跃抑制不住的期待。 JR线到新横滨站坐新干线,起早贪黑的人果然不多,找到站台拿出车票对了又对,总是不安心,怕乘错了车,整个旅程还未开始就夭折。 新干线是日本的骄傲,也得确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在晨曦中飞驰,却静谧无声。靠在宽大舒适的座位里,方觉宿睡未醒的疲惫,担心睡着了会错过短暂的停靠时间,一路都警觉着。窗外渐渐亮起来,光线令一切景致都有种春梦初醒的娇媚。听说天气好的话,这一路可以看见富士山积雪的顶峰。然而那并不是我心中的圣地,错过就错过,并无甚么可惜。 即便是在车厢里,日本人都是矜持的,没有人打牌,没有人吃零食,谈笑都犹如夜半私语。对面是新新人类的年轻女子,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件件化妆品慢慢在脸上描绘,象做最细致的功课。于是京都,随着她眉眼嘴唇轮廓的凸现,走近了。 三. 车站,特别是那些有着错综复杂周转换乘的大站,总是让我晕眩。京都站,放眼望去是涌动的人头,抬头看是花花绿绿的线路标示。去出口的通道简直是千回百转,认清方向就可以只看住地下,让眼睛休息。被人流带动着往外走,如逃难般苍惶。 出了检票口还是在建筑的内部,极宏大的一座商厦,京都伊势丹。走了半天,还在这钢筋水泥妖怪的肚子里头,实在丧气,然而两边橱窗里清新的陈列,着实是赏心悦目的。找地方匆匆吃过东西, 伊势丹外面就是观光巴士站。早买好12点出发的车次,此时只需换好座位即可。 司机和导游都穿着整洁美丽的制服,说话也顶温柔客气。车牌是需要自己记得的,说定的时间是过时不候的,努力想记住他们的面孔,人生地不熟,找到这辆车,就是全部了。 四. 三十三间堂,非常古怪的名字,一直都没明白这名字的来由,就象天龙八部,即便是金庸在后记里做足了解释,还是弄不明白究竟。 庭院里错落得布置着些花草和盆景,也有池塘和假山,结构太过简单,当中只有一座方正而不甚巍峨的建筑。它看来甚至并不象一座寺院,规模不够堂皇,设计又太过含蓄内敛,唯有通体的木材透出乌黑润泽的光,还存着些古朴的韵味。有人照例开始拍照留念,有些失望,不以为然地除鞋进入殿中。 算起来在日本是去了不少的神社和寺庙的,对于异国文化的好奇战胜了对于宗教崇拜的厌恶,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这几个月来看过的菩萨,比这一生都多了呢。京都以寺院闻名,幸亏我的向往纯粹属于脑筋发热,没考虑太过实际的问题,也许仔细思量过,就要担心这些大大小小的庙会不会闷死了我。 地板透出丝丝凉意,让心也宁静平和下来。棉袜踩在地板上,无声无息,生怕惊动了谁的宁静、谁的修行。第一次在神灵面前觉得敬畏,在这个外表毫不起眼的地方,不曾准备却突如其来的,愈发无法承受那一刻的震撼。 也许不得不修正刚才的说法,在这里见到的佛像,实在比这一生中都多! 从佛像面前走过,第一排最醒目处是朱雀白虎等等威镇四方的神灵,面前有标牌说明它的来历和显赫的用料。排在后面的,已是无法计算有多少横排竖列,无名却神态各异,威风凛凛。不敢大声呼吸,不能仔细审视它的工艺,在满天神佛面前,凡人的高傲不免渺小。 五. 记得朋友曾经指着明信片说,看金阁寺多么美,然而它的全部,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样的说明着实颇令我受了些打击。京都还有一个银阁寺,听说庭院更美,然而我是个拜金的人,既然没有时间两全,就要拣个值钱的看看。 天气一直阴阴的,下车时终于落起雨来。春雨细密却不湿衣,我又是不到万不得以绝不肯打伞的脾气,只带上相机,漫步在轻柔绵软的水雾里。 春意化成枝头最鲜亮的绿,深深浅浅,无穷无尽,却不觉单调。脚下是砂砾铺成的小径,落地发出沙沙的声响,跟雨声一样活泼。于是衷心相信这微雨的天气是最适合京都的,新绿若蒙尘,如明珠投暗,才是最煞风景的。 穿过浓荫,心中只得四个字:拨云见日。没有阳光,可是分明感到这座金箔铺成的楼阁,明亮耀眼。 要将它端正又辉煌的形态,拍出张中规中矩的标准像,并不是困难的事。眼前的实体,跟明信片上果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并不存多少期待,倒觉出些惊喜。隔着一池碧水远观,细枝末节看不清楚,还是不忍转睛,为那柔和绚烂的光芒所蛊惑。 也许只有京都才配它了。这寺院,入来便无从记起,今夕何年。即便是美人,戴多了珠翠首饰都嫌累赘;这样通体黄金的建筑却全无暴发的匠气,反而端庄雅致,浑然自如,让周围的碧水绿树,都灵动起来。 六. 下午四点,巴士回到京都站,又看见摩天的建筑,恍如隔世。 总觉得在气质上,有着西洋式建筑和海湾港口的横滨象上海,灰蓝色天空下钢筋水泥的东京象深圳,而京都是北京,都蒙着些历史的余烬,触摸着却不觉得真切,反而是想像中的样子才能更贴近原型。它们连结构上都是相似的,许多名胜就在平直宽整的大道旁边,开了门是新世界,闭起门还是桃源。 手边的导游地图到是不少,不过全都不甚详尽,于是京都成了印象中的碎片,有些交错,有些互不相交,是无法完成的拼图。 京都站周边一直都是繁华的中心,有着许多步行即可到达的寺院和老字号店铺。找对方向,避开大道,沿着清静的小路走,两边是各式各样的小店,朴素却富人情味。 肩上的背包,手中的地图,东张西望的好奇神情,一看便是出来乍到的异乡人。缺少方向感,只相信直觉可以倚赖,偶尔迷路是小点缀,对于意外永远有一点期盼。花五天来决定、安排和期待,然后用周末去放肆冒险。一个人旅行,故意的,守着对自己的承诺和私密,然后等待着从别人惊讶目光中,找到的成就感。天才就怕不够天才,独立就怕独立得不够完全。终于置身于陌生中了,再小的地方,都觉得海阔天空,风光无限。 七. 东、西本愿寺,相似的名字,相近的位置。 门外有潺潺的流水和盛放的杜鹃,无声得喧闹着。零星稀疏的游人,更显得庭院寂静宽敞。大殿惊人得大,又空无一物,愈发显出空旷。即便是隐秘的内堂,除了光线更幽暗,也找不到供奉着什么。有人对着内堂的幔帐深处顶礼膜拜,深觉奇怪,于是只能拿禅机来解释: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赤着脚在地板上走,心里有丝不曾泯灭的天真。本愿寺,真是好听的名字,该对它求什么,什么才算是本愿。听过太多亲友师长的提点,渐渐以为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已成为了自己的标准和习惯。在寂静的大殿里,突然想听听自己最初的企盼,然而心中空洞无声。唯茫然不语。 八. 鸭川,贯穿着京都,几乎每个人来过京都的人都会提起,然后满脸是沉浸在回想中的温柔笑意。于是我想那一定是条贯穿着记忆的河流。 单说风光,看多了好山好水的人,是一定不能入眼的。河水虽清彻,却嫌波澜不惊,两岸的草地虽绵长青翠,却无跌荡起伏。 沿着河岸走,不时有单车载着欢笑从身边掠过。天空中飘动着的各色风筝,奔跑笑闹着的孩子,是这条河灵动的一面;形单影只的垂钓者,私语的情侣,是它娴静的一面。 鸭川,也许原本只是个头脸尚且端正的女子,挑不出什么瑕疵,却嫌缺少些神韵。而两岸的欢声笑语是她颊上的一抹胭脂,让她变得生动起来,成了可入画的风景。 九. 到京都博物馆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暗了。博物馆是我喜欢的去处,其实下午去三十三间堂的途中已经路过它了,明知赶不上开放时间,还是想再看一眼它的建筑。在紧闭的铁门外拍了张照片,有些遗憾,终究还是被锁在了历史的外面。 我想自己实在是傻的,幕末的风雨飘摇,明治的繁荣鼎盛,早就是过去式了,我并不爱历史上钩心斗角的真实,却沉迷于漫画中浪漫唯美的假设。 然而京都毕竟是京都,纸扇手帕,都有层出不穷的花样,手工太过细致精巧,拿起了就放不下,哪里还舍得使用。时间沉淀下的精粹,因为经久,愈发耐人寻味。这样华丽而又纯粹的,也许才是我真正钟情的历史。 十. 再回到京都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又下起雨来,急着想往旅馆赶。 车站附近有许多高耸挺拔的宾馆,交通便利,价格是理所当然得贵。我挑的住处,名号和门面看来也是极体面的,说远也不远,即便坐出租来回,车费加上住宿还是合算的。 然而在日本坐出租,即使并不需要我付帐,看着计价器上不断上翻的数字,还是不免心惊胆战。虽然反复研究过旅馆的地图,然而那张黑白的复印纸上只有大概,并无多少细节的描述。 坐JR线投奔向又一个陌生的地方,才两三站的距离,便将喧嚣繁华都抛在了后面。这也许是我见过最小的车站,一道铁轨隔开了站台上孤单的两侧。电车携风声光影远去后,路灯昏黄的光线打在无人的长椅上,寂寞难言。 十一. 夜色让人无法辨清周围,反而增添了误打误撞的勇气。走了许多冤枉路才到达,在预约入住的客人名单上,我是最后一个。 叠放整齐的浴衣,柔软的拖鞋,像是妈妈为夜归的女儿准备的家常用品,舒适贴心的。疲惫的过客,突然有了回家的感觉。习惯了收拾行装,习惯了迁移以后,可以停靠憩息的地方,都有了家的气息。 十二. 下了一整夜的雨,仍是不见收势。打着伞,复习昨晚来时的路。 地图上飞檐的庙代表寺院,朱红的门代表神社。稻荷神社,就在来时那个小车站的对面,刷成夺目的朱红色,然而在雨中看来却并不张扬,仍觉得幽深清静,那种红色,是一种安于寂寞的艳丽。 总觉得神社殿堂的格局,有点象古戏台,而此时白衣黑裤的巫女,正在台上表演神秘的舞蹈。喜欢巫女的装扮,束起的乌黑长发,威武却不乏柔美的裤装,清秀的打扮,却赋予人神秘莫测的力量。一样是修行,袈裟和剃度,不仅驱赶了欲望,连与生俱来美都被剥夺了。 以前在神社里也看过些仪式,今天的尤其隆重特殊。两个巫女摆出各种姿势,转圈行礼,最后在台边的几个人对面坐了下来,仿佛开始倾谈些什么 突然觉得气氛有些压抑,大雨中偏僻的神社里,许多人正搬运着物品,周围却仍是极安静的。他们都是素色的打扮,开始排放起些花圈之类的东西,瞥到车上有黑黝黝的木箱,疑心那就是棺木。 没有人抽泣,只听得见雨声,白与黑,在这个朱红色为基调的神社里,格外触目。 没有想到,在这个大雨的清晨,见证了一场沉重而华丽的死亡。 十三. 在京都站前坐观光车,许是上天知道在清水寺有段山路要走,到达的时候,雨居然停了。 从停车场下来,是通往清水寺的一段上山路。若不是时间有限,在这里就足以消磨许多时间了。当日游东京浅草的时候,虽也被那里熙熙攘攘的景象所感染,心里却还存着一丝不屑,认定同样的工艺品和小吃,若在京都,一定更精致更有韵味。这并不是我一相情愿的想法,每个游人都在这里流连不去,原本不宽的路显得越发拥挤,这一段上坡的路,仿佛逆流而上。 其实横滨附近有许多适合周末度假的去处,箱根的温泉,苍镰的牡丹都不曾让我动心,偏偏舍近求远得来到京都。在清水寺的山头,居然看到盛放的牡丹,实在是意外的收获。 牡丹,贵为国花,脑海中可以勾勒出它的形象,却总是疑心从前见过的硕大鲜艳的花, 不过只是身分稍嫌低下的芍药。面前的花,虽然不及姚黄魏紫的名贵,仍是奢华富贵的。 几个盛装的丽人伴着清脆的木屐声款款走来,妆容跟和服一样的隆重铺张,面如银盆,唇如涂丹。在京都,很多女子都会花重金来圆一个华丽的梦,留下一些艺妓装扮的回忆。她们似乎有些不堪和服浓装的重负,却也跟着一味做矜持状, 对着随行人的相机,巧笑倩兮。 不知是阴沉的天色中真的透出些光线,还是周围也被这浓烈绚烂的景象照亮。云想衣裳花想容,即便华丽不等同与美,毕竟也是赏心悦目的。 突然想到这样的传说,杨贵妃并不曾香消玉殒,而是辗转东瀛。想来眼前的花与人,一定是极符合唐朝审美趣味的,又或者原本就是唐朝的遗风呢。 在中国的历史里,一直偏爱唐代,不只为它的繁荣昌盛,不只为它的国君姓李,还为那时不拘泥于礼法的活泼风气。 十四. 清水寺实在大得很,怕来不及,于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小神社。后来有许多女同事指着我无意间拍下的照片,一副非常替我后悔的样子,说那是个非常有名且灵验的神社,专司姻缘,女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去参拜。心里也问自己,如果当时就知道,会不会也去求一支签。 日本的神社,实在是管辖了许多人间的琐事。大到健康事业家庭暂且不算,出行安全,考试及格,恋爱顺利,再细小的名目,都有专门的护符掌管。家里办公室里汽车上,甚至随身的钱夹化妆包里,都有放上一个,有备无患的。 虽说不肯参拜,然而心愿总是有的,更何况那些护身符那么精巧可爱。人生种种际遇转折,决断是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一些零星的牵挂,交给天意,也为尝不可。不愿向宗教妥协,却愿意为了一张护符而安心,是种自欺欺人的乐趣。 十五. 清水寺是山顶已木桩支撑起的悬空寺,高高在上的地势,和通体浑然的木质结构,是它的出众之处。 在标日课本的第一册里就有句有名的俗语,大致是拿从清水寺往下跳来比喻下定决心,不惜一切。远处的京都电视塔跟它比起来是低矮许多,然而山谷中看来丛林密布,即便是抱定了舍身的决心,也未必遂愿的。名山古刹,常常有个名唤舍身崖的地方。为了一个愿望就寻死觅活,并不觉得是符合了哪一种教派的精义。 下山的路上有一处泉水,三道泉眼,分别是庇护健康,钱财和爱情。有趣的选择题,因为有许多游客排队等候,所以不曾做答。即便是受到告诫,只能选择其一,贪心的人还是会忍不住要尝遍的吧。劝人向善,固然是容易,而面对自己的欲望,又舍得割舍几分。 十六. 山雨欲来风满楼, 到达岚山的时候,正是风雨飘摇。 未及登山,便先为一脉流水吸引,借助雨势,水面的落差形成一个个小瀑布,显得动静有致。明知对岸并无多少风景,还是执伞登桥,一片烟波中,就算没有心事,也生出几分凭栏意来。 虽然叫山,地势却极平缓,伴着两旁流淌的音乐,漫步是惬意的。第一次觉得音乐也可以用玲珑剔透来形容,几乎每家商店里都流淌出玻璃撞击的旋律,在雨声中格外清新空灵。八音盒美丽而相似的外表下,有着脆弱却迥异的内心,旋上发条之后的等待,全神贯注、屏住呼吸。 选用的乐曲是极平民的,可以是宫崎骏作品的主题曲,或是哪个流行歌星的新作,熟悉的曲调换一种方式演绎,所有的虚浮都被过滤干净。 十七 京都的饮食文化以豆腐料理最为闻名,沾染了这里细腻奢华的风尚,京都的豆腐看来更是温良如玉。它的身价也如玉,一顿象样的豆腐料理,动则几千日元,其他地方这个价格,便是山珍海味也吃得了。 不知是为了哄抬它的身价,还是原本豆腐的晶莹光泽就需要不同器皿的衬托,吃豆腐宴更象是小孩子玩办家家,数不清的小碗小碟,把日本人细致琐碎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在饭店入口的地方,总有一处博古架陈列着所有器皿,古朴的造型,雅致的图案,简直是用来让人顶礼膜拜的。想来用餐的时候一定是心中不安的,生怕不够文雅,辱没了这些好家什,更怕不小心摔了砸了,暴殄天物。 吃东西是种享受,总该轻松愉悦才好,若总是端着架子,从姿态到精神都紧绷着,那简直是种折磨了。 即便是要受这等折磨,代价也未免太大,实在无福消受,上面的说辞不过是觉得葡萄太酸而已。 十八 所幸在岚山也尝到了豆腐别有的美味。 一直觉得日本的冰激凌着实美味且有创意,单是现卖现做的蛋筒就有层出不穷的口味。紫色的香芋,粉红的樱花,绿色的仙人掌,听起来都觉得美好,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在京都第一次看到有豆腐冰激凌,简直是惊喜。米色的冰激凌高高得堆在蛋筒上,透着些豆腐的独特质感,入口即化,厚厚软软的,虽说是冰品,却总觉得那是能养胃的。不知哪个聪明人想出用豆腐做冰激凌,没有一丝豆腥味,也不象普通的冰激凌那样甜腻,简直要为它拍手叫好。 那一家专卖豆腐的木屋前面还树着块石碑,想来是很有些历史了。冷水里浸着的,热汤里滚着的,都是当天磨出的新鲜豆腐。两个笑容温和的中年妇人照料着生意,怕这微寒的雨天里,异乡人的肠胃消受不住名叫冷奴的凉豆腐,劝我尝尝温热的汤豆腐。粗陶的碗里一方莹白的豆腐养在卤水中,上面覆着些薄如蝉翼的鱼刨花。屋檐下雨汇成水帘,水帘内外是一动一静两个世界,温热的豆腐从唇间轻快地滑过,全身都暖和起来。 十九 走到龙安寺的时候已经路过许多小寺庙了,渐渐地对那些清静整齐的院落失去了好奇,只是迷恋走在落叶的石阶路上时,凄清忧郁的氛围。 龙安寺的庭院,最著名的是内院一处石庭,散落了几块奇特的大石。坐在一侧仔细端详,也许是错觉,围墙内不大的地方说不处的纵深悠长。石头是其中的点睛之笔,依稀记得那是意味深长的, 只是当时即便是对照着说明,还是不能参详。 凡人常会玄机心生景仰,多半带着些自惭形秽的心理。这些富于哲理的地方,永远都会引人驻足,探求究竟。 翻过寺内的小山丘,门外是一片古老的竹林伸入山中。古老也许是我的杜撰,只是从没见过那样老韧粗壮的枝干和茂密高耸的枝叶,望不见边际的。下山时路过小火车站,想像着一路呼啸着穿越翠竹红叶的山林,多么精彩振奋。 在岚山,恨时间苦短,如何都不够看,只觉说不出的喜欢。 二十 春之夜樱,夏之繁星,秋之满月,冬之飞雪,是日本四季的美景,京都的樱花,更是一绝。 图片上各大寺院里的樱花,阳光下灿若朝霞,夜色中亦是清雅。 四月,原本是樱花最盛的时节,应是满城粉色的樱花雨。今年的气候暖得古怪,早早得催开了樱花,到京都的时候,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对着长满新叶的枝头空叹息了。 在某间寺院室内,总算有一株硕果仅存,树桩的盆景开放着淡淡的几蔟。欣赏落英缤纷成了一种奢望,即便从远处观赏,都怕呼吸太重,惊落了花朵,把最后一抹春意都吹散。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虽说春天只剩淡淡的影子,然而游人兴致不减,京都仍是夜夜笙歌的销金地,无边春色,欲走还留。 二十一 如今那些美景都封存在相册里了,再翻看时,依然沉迷于那清幽的景象里,仿佛是个无法醒来的梦幻。若不是照片中有我,几乎要怀疑那真是个梦了。迷恋梦境的美好,却无法再梦一次,是清醒后常有的遗憾。合起相册,将记忆都关在里面,就当它是南柯一梦吧。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