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京都游之——金阁寺,龙安寺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2 15:58:4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金阁寺,这个堪称日本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寺院门庭不大,游人很多。入得庭院,曲径通到一处院门,过后豁然开朗,一金光灿烂寺阁,坐落于一池碧水之中,端庄秀美,周围松树绿茵如画,美轮美奂。对金阁寺我们并不陌生,在《聪明的一休》里,金阁寺的修建者、室町幕府时代的日本实际统治者足利义满将军动不动就把一休叫到这里“考验”人家的智力,结果百分之百是自取其辱。
金阁寺,正确说来叫鹿苑寺,因寺院内金箔贴制的舍利殿——金阁非常有名,故被叫作金阁寺,1994年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金阁寺是1397年足利家族第三代将军义满作为别墅而修建的,义满死后被改为禅寺“菩提所”。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表示极乐净土,这天是个极晴好的天气,可欣赏到倒映在镜湖池中金壁辉煌的金阁和蔚蓝色的天空,如同美术明信片。金阁寺的门票也很独特,游客拿到的不是参观入场门票而是写有祝福话的纸符。此外还有足利义满亲手种植的“船形松”也是金阁以外的一处名景。
金阁寺(舍利殿)是一座紧邻镜湖池畔的三层楼阁状建筑,一楼是延续了当初藤原时代样貌的“法水院”(属寝殿造风格,也就是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二楼是镰仓时期的“潮音洞”(一种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筑风格),三楼则为中国(唐朝)风格的“究竟顶”(属禅宗佛殿建筑)。寺顶有宝塔状的结构,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凤凰装饰。三种不同时代不同的风格,却能在一栋建筑物上调和完美,是金阁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回游式庭园里有许多风格别致的日式造景,让它成为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
这金色的楼阁将华丽到极致典雅到极致的矛盾结合的十分完美。二层的潮音洞和三层的究竟顶贴黄金,璀璨夺目的光辉让人不能不屏住呼吸,把所有的思想和精神都集中到这座浮于镜湖池的金云之上,沉浸于她融入于她,就在你神魂颠倒的同时,你突然看到了一层法水院那古朴的原木色,永恒的安详与刹那的灿烂同时摆在了你的面前,你无法选择你又必须选择,但你就是选择不了,就如同你无法分清一泓镜水的上下之中哪个金阁才是真实的。
金色的楼阁,原木的底层,镜湖池的碧水,左近小岛的泥土……五行,只缺一火!于是就有了1950年的那把火。一个名字叫林常贤的疯和尚认为金阁寺太完美了,不应该存在于这个肮脏的现实世界上,于是一把火烧掉了金阁寺——现在我们看到的金阁寺是重建的——后来,日本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依据这一真实的事件写就了他那流芳千古的名篇《金阁寺》,华丽的辞藻与深刻的思想,像金阁寺一样令人叹为观止:“美融合了一切的矛盾和不协调,并君临其上!它像用泥金一字一句地抄录在藏青色册页上的经书。然而,我不知道美究竟是金阁本身还是笼罩着金阁的夜!也许两者都是美,既是金阁,也是笼罩金阁的夜……任何一种美都包含着另一种美的预兆,这种预兆,其实共同指向虚无。虚无,就是这个美的本质。精细而纤巧的这座建筑物,就像璎珞在风中飘荡似的,在虚无中颤栗……”
离开金阁寺,顺着山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另一处名寺—龙安寺。
造访龙安寺,首先要了解“枯山水”, 因为在日本的庭院艺术中,枯山水是最有禅意的一个。平安时代成书的《造庭记》给枯山水下的定义是,完全用石头石子摆放出村庄、山峦和河流的模样。石头本是天下最无情之物,艺术家借此物之状之态之色之纹,创造出天下最有情的山水,寓动于静,幻化出一种抽象的形象,自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日本的枯山水,以龙安寺方丈南庭和大德寺塔头大仙院的两处名气最大,而前者的思想和艺术水平远在后者之上,能亲眼目睹龙安寺的枯山水,实在是我此行的一大福气。
踏上古铜色的木地板,穿过黑暗的甬道,眼前一亮,便是南庭著名的“石庭”,地面设一个大沙盘,满铺白色石粒,或象征宇宙、大海、空间、虚无;石粒中又有山石陈列,或象征渺小、岛屿、时间、实有;从精神到物质,抑或象征集合、离散、远近、起伏。靠思辨夸张,体现了禅宗理想追求的精神内涵,为天下一绝。我才疏学浅,只能坐在阶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望着这片白色的海和海上的“岛屿”,感受这个虽有几十名游人,却格外清静的庭院带来的舒适。据说白沙上的石头一共十五块,按照5-2-3-2-3排列,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总有一块看不到,意蕴人生之不完美。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