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世界遗产富士山高处不胜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6 6:32:4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说到日本的富士山,无论是白首幡然的耄耋老者,还是垂髫跳脱的黄口小儿,又有谁人不闻其名?


富士山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信仰的对象,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艺术的源泉。在对神山富士形象的塑造与维护上,日本更是长年累月、由远到近地下功夫。就拿静冈县富士市来说,专门出台相关条例,规定在建设15米以上的房屋时,要以不妨碍人眺望富士山为前提。在JR新富士站周边的广告牌高度,也不得高于10米。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远眺到富士山。安倍晋三的母校——成蹊学园的“成蹊气象观测所”还每天定时肉眼观测富士山。据该气象观测所第五任所长宫下敦介绍,在最近50年来,富士山的年间可见度提高了5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就一直致力于富士山申遗。1995年,“一座大山,各占一边”的静冈县和山梨县民间团体还联合发起了240万人申遗署名运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富士山被正式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从而成为日本的第17处世界遗产。


得偿夙愿的日本,并没有为此表现得欣喜若狂,甚至还很有些忧心忡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近年来,富士山一直为游客人数饱和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及环保问题所困扰。


先看看安全隐患。富士山的观光旺季,一般是在每年7、8月份。据日本环境省提供的数据,2008年,富士山夏季游客总数一跃超过30万大关,此后以万人单位逐年递增。2012的夏季游客总数更是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约2.5万人。


就像中国人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日本人也讲究临死前一定要看次“富士日出”。为此,接近山顶的那段登山道也总是格外拥挤。倘若有一人不小心摔倒或滚落,就很容易诱发大规模的踩踏事件。静冈县交流政策课也表示,“已经有意见反馈,说登山的游客人数达到了极限。可以预见的是,在申遗成功后,更会有世界各地的游客群赴富士山,让人不得不忧心。


日本登山家野口健在5月1日的采访中也表示,“说实话,我觉得(将富士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为时太早。如今才开始探讨要限制游客人数等,明显就是准备不够充分……山梨县和静冈县需要面对的课题堆积的比富士山还高。”


再来看环保问题。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一直是富士山难以攻克的“顽疾”。2003年,富士山也曾一度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然而就因为垃圾影响,被从候选名单上给撤下来了。此后,日本改变申遗战略,从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改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强调富士山的信仰与艺术价值。申遗战略果然成功,然而垃圾问题却依然存在。


据《每日新闻》消息,日本非营利团体“富士山俱乐部”仅在2012年就进行过74次大规模垃圾回收运动,回收垃圾达75吨。日本公益财团法人“富士山清洁会”的常务理事成泽寿一也介绍说,自己每年夏季都会亲自登山回收垃圾,2012年两次登山就带回了600公斤垃圾。


事实上,富士山荣登世界遗产的真正目的,并非为经济附加值和国家面子,而是要能让全世界都一起来“保全”。


最后,作者想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唐纳德•劳伦斯•基恩说过的一句话,“只要那人在告别日本前见过富士山,他就一定还会回来。”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