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人境外“爆买” 倒逼国货自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11 15:52:3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原标题:国人境外“爆买” 倒逼国货自强



(资料图片)


从东京街边小铺到巴黎奢侈品店,从东南亚岛国的免税店到美国的大商场,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谈论的对象。日本媒体为中国游客创造了“爆买”这个新词,各大商家专门为中国人准备了中文导购和微信支付;而在美国人眼中,中国游客对购物的兴趣远超旅游观光,更像一群“会走路的钱包”。


中国游客选择在哪里“爆买”,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自由选择,它与是否爱国、是否崇洋媚外无关。不过,近些年出境旅游消费的持续火爆充分说明,中国民众对优质产品和服务存在巨大需求,但中国制造业和零售业落伍了,未能满足民众的消费升级要求,以致大把大把的钱流进了别人的口袋。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总体上我国产能很大,但其中一部分是无效供给,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这种落差再次启示我们:要将“大把大把”的需求吸引回国内,助力提振内需,前提是国货当自强,提高质量提高水平。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将达1.2亿人次,境外消费将达1940亿美元。为何那么多中国人在国内省吃俭用,到境外却“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人觉得即使在境外“一掷千金”也比在国内消费划算。


一方面,受税率、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很多产品在国内外都存在“价格倒挂”的现象。商务部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等5类产品的20个品牌的高端消费品,中国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地区、美国、法国分别高45%、51%、72%。这意味着,游客靠境外购物的差价就能省出机票钱。


另一方面,很多中国游客觉得国外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近年来,部分“中国制造”质量参差不齐、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以及“毒奶粉”等恶性事件,严重损伤了一些人对国货的信任。以前境外购物主要是买高档消费品,近几年开始转向抢购奶粉、电器、大米、马桶盖等生活用品,足见国货质量升级与消费者需求升级之间的断裂已越来越大。




[1] [2]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