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天保义民之碑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贯通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30 15:49: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除了车站走不多远,果然看见一座绿草茵茵的小公园,两群孩子在草地上游戏。公园的一侧墙边,高高地耸立着一块黑黝黝的石碑,就是它了。走近石碑一看,这是一块方柱形的石碑,基座本身有两米多高,加上幅宽一米高2米多的碑柱,一共有5米多高。最上一层碑座雕刻着波浪花纹,碑顶部蹲着一只长着凤头的巨大的鸭子。整体上除了给人以高大雄浑的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庄谐一体、玩世不恭的感觉。无论是形状还是雕刻和装饰,都和在日本各地见到的石碑大不一样。 细看碑文,竟然全都是汉文,正面写着“天保义民之碑”。背面的起手写着:“從二位勳一等伯爵勝安房題表 越中加賀石川郡有義民十五人其子孫到今為村民所敬……”云云。但因为石碑高大、上面霉锈斑斑、周围又有栏杆,字迹时隐时现,难以完整辨识。只看出从1835(天保6年)年起连续3年有灾、收成不好,到1838(天保9年)年又因蝗灾发生饥馑,民众要求藩主减低年贡以纾民困。但还是没搞清是怎么回事。再看旁边,还立着一块牌子,看看说明,才搞清立碑的始末。 1838年发生大饥馑,民不聊生。当地的西念新保村、北安江村、南新保村的15名村役、也就是村干部们,为救饥苦的农民挺身而出、为民请命,向当地的加贺藩藩主请求减免当年的贡米。藩主镇压了这个减租运动,将这15人连同他们的家属123人判处9年流放之刑,押往越中的五个山服刑。到了明治30年(1897年),明治功臣胜海舟了解了事件的真相后,誉之为“天保义民”,手书碑文,又经各村村民和15义士的家人后辈们的努力,立起了这座碑。 江户时代,武士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资格、一种等级。到了中后期,下级武士的资格可以拿钱捐到,称为乡士或藩士。这十几位能当到村干部的人,应当是名列下级武士了。身为武士却能为了乡邻甘冒忤怒主家的风险、置身家性命于度外,确是义举。当地村民敬重他们、敬重他们的后人,时隔60年后又为他们立起这块碑,可见此地民风重义。 联想现代社会,商业道德取代了做人的道德,尤其是日本,学校里、公司里,往往大家欺负一个人,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因为,主持公道的人也会遭到同样的厄运。被欺负的人,只有俯首听从摆布,全仗着涵养好。中小学校受欺负的孩子最可怜,幼小的心灵难以容纳无尽的欺凌、无边的忍耐,如果家人再不注意、或没精力加以引导,最终会造成悲剧。日本许多中小学生逃学、拒绝去学校、自杀的原因就在于此。也许,对于现代社会里为衣食奔命的工薪阶层来说,公平和道义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正因为时这样,这块能给人心灵以道义的震撼的“天保义民之碑”才显得那么珍贵!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