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游客喜访日自由行 华人接待亲友遭遇文化冲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30 15:07:3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接待中国朋友访日痛感文化冲突


老刘去日本已经多年,在日本公司就职,自然受到日本的接人待事方式和文化的影响,他对这些也比较认同。他说:日本人接人待事的准则有两点我非常认同和佩服,第一个就是讲信用,“仁义礼智信”本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五常”,但是这些道德准则在日本人身上体现得很明显。第二个就是他们将“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作为信条,一般不会求人,有事情除了靠自己解决外,就是依靠各种健全的社会组织,从不会让别人因为自己的私事为难。


但是最近老刘接待了几次中国朋友的“访日自由行”,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已经和中国的朋友们有了文化上的“沟壑”,互相之间难以理解、沟通了。


目前大家都用智能手机,有了虽远在天涯,却如近在咫尺的感觉,交流起来非常便利。老刘加入国内的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朋友圈”,抚今忆昔,共忆往事,有无限的快乐。有的同学知道老刘在日本安居乐业,混得不错,就向他提出了要求,求他做向导,接待他们一家去日本“自由行”,并提出了想要去的地方——东京、京都、北海道,希望他全程陪同。


这种要求一下子难坏了老刘,因为公司里活忙时间紧,抽不出时间来陪朋友,可都是从小要好的朋友,有的还拜过“把兄弟”,怎么好拒绝?左思右想老刘给朋友回了个信,说自己确实很忙,希望他们能在8月中旬日本放“盂兰盆”假的时候来日。


到了8月,朋友一家真的要按计划来日,托老刘给他们办签证、订旅店和车票等,这些朋友说到日本后会付他垫付的费用,但是有关他陪他们去京都、北海道等地的路费、伙食费等,朋友没有说由谁来付。对此老刘感到为难,不是舍不得为朋友花钱,而是在日本居住多年,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日本人办一切事情都会事前说好的,如果像他现在所遇到的这种情况,就是说有日本朋友请他帮忙去外地,那么不仅旅费和车费应该由朋友来付,而且还要给他工费的。


老刘认为:不在于谁花钱,而是要事前说好,事前说好条件是他是否陪中国朋友去旅行的先决条件。但是朋友一直没有回信,最后他左思右想,觉得自己也不在乎这几个钱,就主动给朋友打电话,说自己陪他们旅行的钱由他自己来付。没想到朋友哈哈大笑说:怎么能让你付呢?我来付,我想我们是从小的朋友,这些年你在国外发达了,我要考验一下你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样够朋友,因此这事一直都没有说,没想到你还像小时候一样够朋友,到日本我们可要好好地喝呀!


老刘“遭到了表扬”,但是心里的感觉却近似于愤怒,他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过于认同日本的为人处世原则还是朋友的做法过于“中国式”,但是他明显地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不能接受这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哲学,而是非常认同日本的“亲兄弟、明算账”的清清楚楚的原则。日本人就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也都是“AA”制,这样每个人的负担都很轻,也不用担心欠别人的人情。只有这样朋友之间才能有交情却没有压力。


老刘说:不知是我不好还是中国的朋友不好,总之现在把中国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拿到日本强加于我,我会很不习惯。


赵女士也曾接待过中国朋友访日。她也深感“文化冲突”。她说:比如说在电车上接电话、大声说话、走路抽烟这些细节,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不一样的。日本的电车上是不能接电话的。有一次我陪中国来的朋友乘电车,她的电话铃响了起来,她抄起电话就讲。我陪着她觉得很不好意思,就拉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在电车上接电话,但是她笑着对我说:我这种“全球通”,在国外接电话也不贵。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向她说明。


她们都走过许多国家,在其他国家,可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或在电车上打电话都不会被作为问题,但是日本是个纤细的民族,对这些小事是很注意的,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小事都不过硬更做不好大事”,也许他们的标准在别的国家不一定行得通,但是如果中国游客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使日本人对中国游客的整体印象产生负面的看法。


上一页  [1] [2]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