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持续爆买潮”引发分化 日本开始嫌弃中国游客了吗

作者:孙秀萍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4 10:08:1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矛盾心理在缓解吗


围绕日本人对待中国游客的“矛盾心理”,清华大学-野村综合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松野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日“爆买”达到高潮,日本媒体对中国游客的负面报道在同一时期出现井喷。他认为,那时,日本民众的厌恶情绪达到顶点,但随后开始降温。


松野丰总结了矛盾心理缓解的三点原因。首先,中国游客是赴日消费主要群体,与此同时,日本希望借东京奥运会吸引4000万人访日,中国人在其中占主要位置。第二,日本商家找到了应对中国游客的方法。刚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中国游客日本商家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第三,中国游客自身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接受记者采访的日本公务员也认为,矛盾心理逐渐消解。他说,此前中国游客通过旅行团形式访日时,与日本人接触机会少,无意中引起厌恶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以后随着签证政策放开,会有更多自由行的中国游客能与当地人进行接触,这有利于增进了解。


这名公务员还提到,日本电视台教中文的栏目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以前主要教授日常用语,现在更侧重教授中国文化。这样能让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行为从根本上有所了解。


虽然接受记者采访的日本公务员和专家对中日民间感情的增进表达了积极看法,但从一些调查数据看,“爆买”的中国人或许无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日本人的矛盾心理,至少无法扭转他们对中国的负面印象。


在今年赴日中国游客已达到500万的9月,日本民间智库言论NPO公布调查显示,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呈继续恶化的趋势,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高达91.6%,该结果与今年3月日本内阁府的一项舆论调查结果差不多——83.2%的日本人对中国“较无亲近感”,该数据创下1978年开始此项调查的最差纪录。


松野丰提到,虽然中国游客的素质得到改善,但短时间内还无法“出众”。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赴欧洲旅游时,也曾因素质低没少遭到指摘。那时日本人觉得欧洲是先进国家,自己是新兴国,容易接受批评。中国人不一样,有种与生俱来的“大国自豪感”,很有自信。因此,有的中国游客在日本被纠正了某些行为会想“我这样几十年了也没错,你凭什么说我”,不会马上改正。“这也是一种文化差异,需要花些时间。”


复杂情绪不止一层


日本人对中国游客的矛盾心理不止一层。曾有日本女性专栏作者在《日本经济新闻》上撰文称,日本人对于隔壁邻居中国人的迅速富裕感到不适,但在接待中国人时,坚持“服务精神”的他们依然会尽力接待好中国人,而在中国人离开时,一些日本人会问:“你们是否喜欢我们的国家?”得到肯定的答复会感到非常高兴。文章称,这反映出日本在中日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背景下的心态变化。中国的经济力量已经超越了昔日的亚洲第一先进国家日本,但后者坚持认定在文明程度上依然大幅领先中国,在此基础上继续维持着对中国的优越感。“涌向日本的中国人冲击了日本人的自尊心,后者又换了一种方式将掉在地上的自尊心捡了起来”。


有分析称,尽管日本近代开始对外开放,但在精神上始终具有保守乃至自我封闭的一面。与之矛盾的是,日本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国家的前途,又不得不寄希望于更大规模的开放,并充分利用“外人”的力量发展自己。这决定了日本政府和舆论对待包括中国人在内所有“外人”的功利性态度。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卢昊】


上一页  [1] [2]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