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京都世界文化遗产访游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0 11:22:0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京都现有人口150多万,是日本历史文化名城。从8世纪至明治维新前,一直是日本国都,其历史地位类似中国西安。作为千年古城,历经沧桑,虽然人物已澌,但从保留众多的古迹中,可见当年风韵,成为鉴别古今,展望未来的一面镜子。1994年京都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清水寺、金阁寺、银阁寺、龙安寺、二条城、
护国寺、醍醐寺、仁和寺等17处文化古迹。去岁年末,记者来到京都,信步踏来,收获颇丰。

  清水寺与“北山文化”

  清水寺是遗产群中佼佼者。寺院位于京都东山,如同国内名胜旅游点,门前路边店铺林立,各种旅游纪念品,应有尽有。入门有门殿,大屋顶建筑,高大显眼。配殿层层排列,主建筑称“大舞台”,由139根巨木支撑,悬空50米,雄伟壮观。不像国内古建筑多为砖石地基,石材柱墩,粗大木柱,殿堂起于地面。清水寺殿堂均为木结构,整座建筑与地面隔离,如我国南方竹楼、板房,具有很好的防潮、防虫功能。

  清水寺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德川家康于1633年捐资兴建,日本国宝级建筑。也正是在德川家康开创的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实行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一切日本人、日本船出国,同时不许日本人从海外归国,违者处死。

  登清水寺后山,俯瞰京都全景,清新、质朴和明媚。游人尽可拍照,定格美好瞬间,留念一游。清泉池是清水寺重要景点,那涓涓溪流,据说已日夜流淌了1200年。

  与清水寺风格不同的是金阁鹿苑寺。寺院门庭不大,游人很多。入得庭院,曲径通到一处院门,过后豁然开朗,一金光灿烂寺阁,如从天而降,坐落于一池碧水之中,端庄秀美,无以伦比。随着天上云彩走动,金阁寺变幻出不同色调,时而金碧辉煌,时而暗影流光,倒影中或蓝天,黄顶间或行云,松树绿茵如画,美轮美奂,不愧为京都盛景。

  金阁寺建于京都北山,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建筑、文学、曲艺等取得很大成就。所以此时文化又被冠以“北山文化”雅号。

  提起京都龙安寺,定是许多人的最爱。山门较大,进门有镜容池,水中布满荷叶。如果留意,会发现路边竹子护栏,下部篱笆,上部是连续的平滑扶手。取材简陋,捆扎使用麻绳,勤俭而实用。相比北京某些公园,也用竹篱笆护栏,不知为何,竹子茬口向上,像一根根竹尖桩倒立。对游人、孩子甚为危险。

  龙安寺也是起于室町幕府时代,时最高政务机构称“管领”。1450年,由三大管领家族之一的细川胜元创建。1467年,龙安寺在“应仁之乱”中和大半京都毁于战火。1499年,细川胜元之子重建。主建筑名“方丈”,全木结构,其门称“库裡”。

  “库裡”有走廊通向“方丈”和“石庭”。著名的“石庭”为向阳矮墙围成的长方形庭院,似网球场大。地面设一个大沙盘,满铺白色石粒,或象征宇宙、大海、空间、虚无;石粒中又有山石陈列,或象征渺小、岛屿、时间、实有;从精神到物质,抑或象征集合、离散、远近、起伏。靠思辨夸张,体现了禅宗理想追求的精神内涵,为天下一绝。

  游客们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坐上“方丈”地板望“石庭”,冥思遐想,升华境界,领悟远离世俗的禅宗精髓,宁静深远,以至无穷。也有介绍云,“石庭”有大小15座礁石,传说比喻母虎携子涉水过河。

  银阁寺与“东山文化”

  真是无巧不成书。与金阁寺对应的是银阁寺。银阁寺于1482年建成,是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5-1490年)的别墅。足利义政也称得上是位传奇人物,将军对政治缺乏兴趣,更少政治才干,而其夫人日野富子则喜欢弄权。将军当政40年,先还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之后为争幕府继承权,亲子与义子便水火不容,夫人外戚公卿,地方豪强纷纷参与其中。如同唐朝杨贵妃闹出的安史之乱,室町幕府迎来了“应仁之乱”。战争持续11年,双方打得四分五裂,几乎同归于尽。战后第四年,足利义政建成银阁寺,干脆将职位让给9岁的足利义尚,去享受天伦之乐。整日朝廷和幕府于银阁寺纵情歌舞酒宴,奢靡无度,甚至连朝服都典当给了酒家,搞得幕府将军威信扫地。从此室町幕府由盛而衰,各地大名武士战乱争夺,终于引发了日本史上百年战国时代。

  银阁寺山庄非常独到,从总门到中门,是一条50米由石垣、竹垣和树木组成的高墙,绝美。先看本堂、银沙滩、东求堂、向月台。银沙滩有些类似龙安寺的石庭,但是造型随意,几乎铺满整个院落。据说是仿照杭州西湖建造,向月台呈圆锥形,于银沙滩旁侧。也有介绍认为,银沙滩和向月台象征大海波涛和富士山。据说在月亮升起时,银沙滩会反射月光,照亮庭园。总体看,银阁寺如同江南庭院,玲珑朴素。不过,日本古建筑的特点,木结构建筑不施彩绘,多为原木本色。

  银阁寺后山树木参天,一派翠绿,虽是深秋,但是满山的枫叶只偶然小片变红,红绿相衬,风景很美。而枫叶,绿色碧绿,红色通红,艳如水彩。

  从山坡下来,作为京都国宝的银阁,竟然排列在景致的最后,给人后发制人,不能不看之感。银阁为二层独立楼阁,足利义政曾想将寺院饰以黄金,比照金阁寺。后因“应仁之乱”国库空虚而放弃,改为外包银箔,也因将军去世没能实现。最后被涂以白漆,也算满足了足利义政的愿望。

  银阁寺建于京都东山,又名东山慈照寺,足利义政在政治上不灵光,倒是很有艺术细胞,闲情逸致。借助银阁寺,将军邀集绘画、茶道、花道、和歌、连歌、音乐、雕塑、建筑、舞蹈等当代名家聚会,乐趣无穷,沉迷其中。躲进小楼成艺术,倒也安然度过晚年。东边不亮西边亮。最终,足利义政的艺术追求,创出继金阁寺“北山文化”后的第二次文化高潮,形成“东山文化”。

  西田几太郎与“哲学小道”

  从银阁寺出来便是京都有名的哲学小道,直通永观堂,路程1.8公里。石板铺就的哲学小道与琵琶湖疏水渠并行,渠边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游人寥寥。路边居民住宅又作商家小店,摆出些旅游纪念品,也无人看管,购者可去喊主人杀价。居民对游客的信任,让这里显得平和安静,让人想起《桃花源记》。据讲,哲学小道得益于日本京都大学哲学家西田几太郎,学者早年经常沿着小路边散步,边冥思苦想。久而久之,小路因此得名。

  小道水渠两旁布满民居,连绵不绝,延续不断。宅院各具特色,房屋形式多变,东西方各种建筑造型,得到充分体现,美不胜收。也许应了哲学思考,要从纷繁浩瀚诱惑中,求得正果,听到天籁。哲学家需要现实的碰撞和安然,眼前的田园诗一样的生活,呼唤激发起心头的波涛,与终极思辨距离更近。

  哲学小道尽头永观堂再现,永观堂又称禅林寺,初为平安时代(794-1191年)藤原关雄别墅,由清和天皇赐以禅林寺称号,至永观律师入主,遂称永观堂。过总门,院落宽阔,释迦堂、鹤寿台、古方丈、千佛洞、御影堂、卧龙廊、位牌堂、阿弥陀堂一路上下,以回廊相连。建筑全部为木结构,保护完好,依然可见堂中僧人。后山五层多宝塔,隐没于绿树丛中。放生池中鸭子成群。

  今天的京都,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巨大魅力,是日本的骄傲。睹物思人,京都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不能不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二战后期的1944年,美国空军即将轰炸日本。梁思成找到美国人,要盟军保留京都和奈良。美国人疑惑不解。梁思成解释,这两座城市是日本故都,有千年历史,那里的建筑是艺术的瑰宝,应该属于全人类。如此,美军对日本80座城市进行系统摧毁,仅东京在两次大轰炸中,分别死亡12万和10万人,广岛和长崎更是被原子弹夷为平地。而京都和奈良得以幸免。

  今天的人们,面对京都闹市,袛园花街;面对街面艺妓一身披挂,匆匆而过;面对京都灯红酒绿,游人熙攘,一派祥和,怎能不叹为观止。中国人以德报怨,善莫大焉。


  金阁寺 (齐柳明 摄)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