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这才是去日本旅行的正确姿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8-6 17:06:2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如今我们可以说是进入了全民观日时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合适的距离、多少有点“同文同种”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亲近感,以及精神和物质的消费升级时代对先行者的各种需求,都令旅日和观日以巨大的规模和频率成为中日两国之间的日常剧目。


正如有多少种人生,就有多少种旅行,有多少人群,就会有多少种旅日的姿态和观日的角度。在日本旅行、观看日本、表述日本,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全民共襄之举,社交媒体的发达更是使其变得更为便捷乃至更为迫切。


无论是朋友圈式旅行,还是所谓的人文之旅,就目前而言我们的观日或多或少还是带着很强的中国意识——观日更多是为了关照我们自身。日本的干净秩序安静礼貌,足以成为城市化中热闹喧腾无序的中国社会的榜样;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并存,提醒着我们不要重复那段砸烂一个旧世界的可怕历史;日本的老龄化、暮气和宅丧文化,又警醒我们后工业社会可能的尴尬;连日本历史悠久的门店和小作坊,也被用来激励我们生成大国工匠精神。


除了当下的对比与借鉴之外,日本的历史也被解读和重复解读,同样也是带着中国问题的视角。无论是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对比,还是19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与当下中国经济状况的比附,日本总是我们认知自身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坐标。也因此,观日和旅日就很难摆脱自觉不自觉的目的性。


在这样一个全民观日的背景下,青年学者徐瑾的旅日和观日之作《不迷路,不东京》便因其目的性不强而显得颇为“突兀”。作为一个相当“知日”而有机会客居东京一年的访问学者,她的观日之道几乎可以用慵懒来形容,或不期而遇,或静观自得,没有刻意的行程,没有必读的书单,可以各种耽溺,也可以随时抽离,且不介意自己的各种“迷失”,迷路于途,迷“识”于书与事与史。


其实迷失应该是人们面对异质文化的一种常态。文化基因几乎是先天注定的,后天习得往往更强化固有的偏见。这些都不是能朝夕颠覆的,那些因为一两次旅行便被改变的人生或观念,或者大呼小叫已经触摸到另一种文明的灵魂的说法,大多只是一时的一厢情愿,其后对各种成见的复归也只能故作视而不见。


所以坦然面对不解和隔膜,不谬托知己,从自己既有的认知出发,在相对宽松从容的状态下接收新的识见,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中自然生发出新的观念,应是更妥帖地观看和理解他者的方式。


于读者而言,这种非刻意观看之道也少了一种压迫感,而更容易产生共鸣。虽然,读者并不必刻意认同作者选材立论的标准。毕竟,从古至今,对国人来说最一言难尽的可能就是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了。除却过往的诸多文化载体与符号,如今资讯业的发达更令观日成为一个信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集齐神龙”按图索骥式的走马观花,还是故作高深的反潮流小众深度游,无不充满着被观看的焦虑或骄矜:各种好为人师的正确的玩法与吃法,以及针对当下中国各种焦虑的“精神代购”,什么器物之美、慢生活、侘寂、物哀……不一而足。


当然,任何一种观看之道都自有其合理性,也都其来有自,尤其当观看之道也正在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当下。不过,如果不是怀着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或是急于探寻和展示自身对于其他文明的理解,以此凸显“丰富的知识、宽广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抱有一颗平常心,以日常的节奏和视角,以沉浸式的参与和观察,去体味另一文明的幽深精微之处,应该不失为一种更理想的方式吧。


换言之,或许只有当我们更好地找到与自己的焦虑和问题相处的方式,我们才能更从容地找到打开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文明的正确姿态。


.中.国.新.闻.周.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