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改变日本印象的个人旅游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10 18:50:53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把亚洲和欧洲走了大半圈之后,想起身边还有一个经济强国被忽略了,它就是日本。 为什么把他忽略?可能是历史的原因,也可能是地理的原因。今年初春,把工作放下,带着夫人踏上这片并不急于踏上的土地。 由于历史原因,谈起日本一般都有一种民族仇恨心情。尤其政治家们总愿意把他和六、七十年前的战争联系起来。但是说起家用电器、汽车和照相机,大家都已经把日本的仇恨心情抛到九霄云外。家用电器基本是日本产品的天下;照相机和摄象机基本被日本产品统治,欧洲产品也难再有昔日的辉煌;汽车更不用说,在能源紧缺、油价高启的今天,日本汽车往往成为人们的首选。 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驱使,我们选择了日本游。想了解一下这个60多年前的战败国现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 日本在亚洲东部,比北京早一个时区。首都东京的纬度和北京相同。从上海乘飞机达到东京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2007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9113.62亿美元,排位第二;人口12746万人,人均GDP达到38533美元,排位第七。 一、 节约、环保的日本 在东京下飞机后,我们被安排在机场附近的酒店。说是附近,坐车也坐了40多分钟。进了酒店,直接乘扶梯上了二楼的大堂。导游戏称“一楼小得没有地方,大堂建在二楼了”。 进了房间,才发现日本人的精细和节约精神。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有限,日本人对什么都节约,甚至在酒店的空间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出来。 房间很小,进门正对洗手间,两侧是休息区。每个区域一张小床、一个联体写字台,空调、台灯、电热水器都是独立配置,好象是为了两个不认识的人准备的。 房间几乎没有多余的面积,稍大一点的旅行箱只好放在写字台下。以前我还听说日本有“火柴盒”式的旅馆,人们睡觉时才钻进去,但是里面设施应有尽有,价格非常便宜。 这个酒店的卫生间更小,是整体式的。说到日本的精细,从卫生间的设计可见一斑。为了节约空间,卫生间的卫具都小,浴缸只有1.2米长,但是为了满足人们泡澡的习惯,浴缸设计的比较高,这样人是坐在里面而不是躺在里面的。即满足泡澡的需求又节省地方。导游说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如果发生比较剧烈的地震,卫生间是比较安全的。 日本很重视环境保护。垃圾是分类收集的,一般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还有细分为塑料、纸或者其他类的。这个和我国有区别,我们居民扔垃圾是一个塑料袋装一包,往垃圾桶一扔完事,没有人给你分类去。 日本注意节约是全方位的。比如能源方面,家庭用电也有实质性的奖励措施。导游介绍,假定一个家庭没年可以有2000度电的指标,你没有用完,政府会花钱买回去用到其他地方。这是一个很实际、很简单的能源控制办法,但是在中国,至少在北京没有实施。 二、 礼貌的人民 日本人民举止端庄、温文尔雅、礼貌至极。以前也曾经听说过“日本游客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客”。 日本人的礼貌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谈话分手时一般都是鞠躬,越生疏鞠的次数越多。 从交通秩序看礼貌行车。在日本几乎看不见开车与行人抢行。不论在哪里,车辆遇到行人都是行人优先。甚至在大阪的商业街,只要有行人过,汽车即不鸣笛也不抢行,就停在那里悄悄等,后面的也不催。我真纳闷,日本人怎么这么好的脾气。 另外,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有一条“生命线”——就是我们城市环路上最靠外侧的通道。这条道是给遇到紧急情况时特殊车辆预备的,因此称为“生命线”。 在日本走了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没有看见有人占用这个车道。有人说,日本是个法制国家,不论是谁违法,必有重罚。中国则不然,“生命线”依然有特权车辆践踏。这让我想起一则报道:“美国发生飓风灾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逃难,其场面不亚于碰到一起战争。但是——尽管由于车辆多而造成高速公路拥堵,那条“生命线”仍然是空出来的。 从上扶梯也看出日本人的秩序。日本实行左行——汽车靠左行驶——与中国相反。上电梯也是同样,大家都站在扶梯的左侧,把右侧让给那些着急的人。这一点得到印证。 我在去富士电视台时,从一楼到七楼是乘户外扶梯。大家上了扶梯之后都很自觉的站在左侧,右侧通道是空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文明的国家。 三、 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市容 在日本六天,算我们运气好,天天阳光明媚。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人们对蓝天赞不绝口的时候,有日本游客并不差异:“东京天天是这样啊”。 我当时听了感觉真气人,你说咱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空气质量搞成这样,她却说“东京天天这样”。 这回到东京、横滨、大阪,我相信这句话了。在日本期间,我总想深呼吸。这个海岛国家,处处是海——东京湾、横滨港,感觉就是空气清新,吸一口,爽到底。 去前,我咨询一位刚从日本回来的朋友。他说了一句话概括:干净、没穷人。 为了证实他的话,第二天一早我就抱着照相机和摄象机出去了。因为大家都说日本人口密集,1/10的人口居住在东京。我想,日本本身就狭小,1300万人集中在一个不大的首都,还不挤到天上去啊——有人说日本是向天空要空间啊。 早上7:00,我走出酒店大堂,上了过街天桥。抬眼望去,根本没有人影。沿着过街天桥走了有200米,商店肯定还没有开门,把摄象机对着街道扫来扫去,我发现,街道确实干净,像刚才有人扫过似的,一尘不染。 日本设计公共环境特别注意“平整、不漏土”。在人行道上行走,你不必担心路不平。除非施工,否则看不见土。墙角的接合部肯定是水泥、砖,有土的地方必有草。这几年,中国的生活环境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但是还是有差距啊。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