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2日电(赵松)6月22日,日本富士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作为日本最高峰的富士山为什么不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对此,人民网2日对富士山申遗专家、日本静冈县政府世界文化遗产推进科的小野聪进行了独家访问,他对富士山申遗的经过,以及富士山的保护对策进行了介绍。
2005年,静冈县和山梨县设立专项部门,开始共同推动富士山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请工作。2006年静冈县政府成立世界文化遗产推进室,小野聪自此开始参与富士山申遗,负责学术调查方面的工作。近8年间,小野聪考察了包括中国泰山在内的多处世界遗产,是最了解富士山申遗过程的专家。富士山申遗结果公布前夕,小野聪对于申遗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如今申遗成功,反而从容了很多。他说因为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所以申遗成功后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
说到富士山申遗,很多人都会想到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实际上早期确实有自然保护团体提出将富士山作为自然遗产进行申请,但是这一提议没有被政府采纳,在经过比较论证之后,选择以文化遗产进行申请。小野聪介绍,富士山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存在以下几个劣势。首先,在世界范围内,类似富士山这样的火山并不少见,有些火山活动更频繁,更具代表性;其次,自然遗产的要件之一是保持其自然原貌,不能有太多的人类活动,而富士山登山人数多,周边旅游设施也相对较多;此外,登山活动产生的大量垃圾也是决定富士山不宜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原因。而在文化层面,富士山却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富士山频繁喷发的古时候,日本人便视其为奇山,并由此孕育出具有日本特色的山岳信仰。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前往富士山周边或是登山祭拜,以获得神灵庇佑,最终形成人与自然通过信仰和艺术而共生的独特现象。
小野聪说,富士山不单单只是一座山,它有许多“看不到的价值”,是日本人的信仰所在,也是日本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富士山的独特之处。鉴于富士山在文化层面的优势,日本政府决定将富士山作为文化遗产进行申请,并最终获得成功。小野聪认为,富士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大意义在于向世界展示富士山独特的价值,同时也向世界展示日本的文化。
如何向世界教科文组织展示富士山的文化价值,是申遗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获得富士山周边民众的支持。周边民众对于富士山申遗有以下几种心态:情理上觉得自豪;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登山者的增加给富士山自然环境带来压力。疏理这些矛盾心态的实质是如何处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问题,这是各国都会面临的问题。小野聪说,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富士山抬头就能看到,并不会因为申遗成功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变化却是游客增加导致的交通拥堵和嘈杂,因此期待更多游客前来的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获得民众的理解需在申遗前和申遗后两个阶段进行沟通协调。申遗前,通过讲解富士山的文化价值,让当地民众对于富士山有新的认识,唤醒民众对于富士山的关注,以及对于富士山文化传承的认同,从而获得民众对于申遗的理解。申遗后,应对游客的增加采取各种缓解措施,比如投入公交车,倡议登山游客乘公交车前往,减少私家车的利用率,避免拥堵,从而减轻当地民众对于游客增加带来的负面感受。
从本月1日开始,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日本富士山迎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开山季,很多日本民众和外国游客选在当天登山。不久前的6月28日,静冈县和山梨县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面向富士山登山者试征登山费,额度为每人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1.4元),这一举措被普遍解读为缓解游客过多带来的压力。对此小野聪称,征收登山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登山的游客,而是为了唤起游客对于富士山环境保护的意识。两县相关部门将在年内对富士山的登山人数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判断何种程度才是人数“过多”,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小野聪最后介绍说,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在周边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因此游客可以在其它观光点“远观”富士山,同时也可以登上富士山,体验日本的文化信仰。富士山有很多的看点,但是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游客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发掘富士山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