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日本仍有一种不依赖任何潜水设备下海打捞鲍鱼、海螺、扇贝等海产品的原始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基本都是女性,她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海女”。因渔业资源的减少和经济的发展,“海女”人数逐年减少,目前已到濒临消失的境地。近日,记者探访了日本“海女文化”的中心三重县。
日本的“海女”文化历史悠久。三重县鸟羽市海洋博物馆的资料显示,“海女”这一职业起源于约2000年前,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此后,有关“海女”的记述出现在众多日本史学、文学作品中。目前,“海女”这一职业仅存于日本和韩国济州岛。因不使用潜水设备,“海女”每次平均潜水时间约为50秒。如何在有限潜水时间内尽量捞取最多的海产品,需要高度的体力和技巧。因此“海女”的工作被描述为“50秒定胜负”。
为什么从事“海女”职业的都是女性呢?三重县鸟羽市相差町“海女”文化运营协议会会长野村秀光解释说,浅海渔业资源较少,为增加捕获量,男人通常驾船到深海捕捞,女性就在村庄附近的浅海里打捞贝类、海藻等补贴家用。另外,男女体质的差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女性皮下脂肪比男性多,更能忍耐寒冷的海水。
如今,这一古老职业面临严峻挑战。三重县鸟羽市海洋博物馆馆员畑纯子介绍说,20世纪50年代,日本全国“海女”人数接近2万人,70年代起开始剧减。据该馆统计,2010年,日本仅有“海女”2174人。其中,三重县最多,为973人。与1978年日本水产厅的统计数据相比,分别减少约7000人和2200人。按照这种速度,不用多久“海女”就会成为历史。
关于“海女”人数剧减的原因,三重县鸟羽市海洋博物馆馆长石原义刚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度捕捞等造成的渔业资源枯竭和年轻女性不愿成为“海女”是主因。鸟羽市相差町“海女”文化运营协议会会长野村秀光介绍说,“海女”的工作非常辛苦,不仅要面对大海的风浪,有时还要提防鲨鱼等的侵袭。因此,年轻女性往往不愿意从事这一艰苦职业,“海女”高龄化、后继无人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为保护这一古老职业和文化,近年来,三重县加大了对“海女”的支持和推广力度,不仅建立了“海女”博物馆,出版了相关书籍,邀请国内外媒体采访,还大力发展“海女”旅游业,希望把“海女文化”打造成新的旅游增长点。此外,还和韩国有关方面合作,定期举办“海女峰会”,并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海女文化”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女”松井佐苗代今年60岁了,她说,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不仅可以吃到最鲜美的海产品,闲暇时还可以和其他“海女”拉家常,非常快乐,这些是上班族无法体验到的,希望自己的工作后继有人。三重县知事铃木英敬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创造一个能让‘海女''维持生计、不断吸引年轻人加入的环境。希望在我任期内‘海女文化’能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