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上的牌子告诉我,这趟公交车每小时有2-3班。
公交车往志贺岛驶去。日本的公交车司机都穿着很整齐的制服,带着个麦克风,每当车辆起步、转弯、停车、乘客刷卡或投币,司机都会说话,估计是提示和感谢之类的内容。司机说话声音很柔,音量不高,但坐在车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听得很清楚。此时,尽管车内只有我一个乘客,但司机仍然一丝不苟,执行着他应该执行的每一个工作步骤。
接下来的几个车站,由于没人上下车,运行时间应该是缩短了,但在每一次进站停车后,司机都会抬起手臂,紧盯着手表,到了该发车的那一刻,才关门起步。这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记,虽然早就在书本上就已经知道日本人办事严谨,自律性很强,但亲眼所见,这是头一次。这一路上感慨了好几次日本人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善于学习,他们的另一个优点是做事认真。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阿西们的街》,在小作坊里工作的人们起早贪黑,为汽车厂加工零件,当送交的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后,生产它的工人竟然自杀了。这个电影留给我的印象是:日本人真狠,不光是打仗时狠,平时对自己也非常狠。如果生产不合格的零件就得自杀,不知中国还能剩下几个工人——相比之下,咱们的生活环境非常优越,根本不需要斤斤计较,差不多就行。
车准点来了,只有我一个乘客,但司机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规程,驾驶与服务着。
由于有长提相连,可以直接乘车来到志贺岛,不久看见一站“金印冢”,显然是发现金印的地方,下一站是“蒙古冢”,这两个地方我都想看,遂坐到“蒙古冢”下车,然后往回走一站。
“蒙古冢”主要能看到一座“蒙古军供养塔”,这里纪念的是当年进攻日本时阵亡的蒙古军人(包含着汉族军人和朝鲜军人),当我把这里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时,有好几个人表示不解:日本为什么要供奉进攻他们的人?事实上,这就跟横须贺那座纪念碑一样。如果想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应该首先读读《美国史》和《欧洲史》。
中国,哦,不对,应该说蒙古帝国曾有2次进攻日本,都发生在忽必烈时代。忽必烈掌权后,连续几次向日本发布敕令,要求日本向他朝贡,但日本根本没理睬他,弄得忽必烈很没面子——蒙古军所到之处,一般是先下通牒,对方如果服了,便好说好商量,如果不服,便开打,直到打服了为止,如果对方抵抗,获胜之后就会屠城。西夏就是这么消失的,只剩下银川西郊那几个搞不清楚墓主究竟是谁的坟头。藏族人、准确的说是萨迦班智达挺会看风使舵,面对蒙古军的通牒,群龙无首的西藏意见纷纷,萨迦班智达抓住机会,跑到今天的甘肃武威和蒙古人达成了归顺协议。这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开始。一路获胜的蒙古人,此时已将朝鲜半岛征服,将其变成了自己属下的一个省,却忽然发现再往东的小岛不买账,于是发兵,进攻日本。
大都城(今北京)建成后不到1年,忽必烈派出2.5万军队,坐着朝鲜半岛提供的900艘船,从朝鲜半岛出发,来到了博多。打了没一会儿,日军就扛不住了,退到太宰府,此时正值黄昏,蒙古军回船休息(这个举动很怪,在岸上休息不行吗),没想到半夜来了一场狂风,200艘船瞬间沉没,只好退兵。
接下来的几年,忽必烈忙于进攻南宋,直到取胜后,才想起日本的事儿,再次发布通牒,没想到这次日本居然把来使给杀了。盛怒之下的忽必烈兵召集14万军队,兵分2路,一路从朝鲜,一路从江南,分别启航,进攻博多。当蒙古大军在志贺岛水域集结,准备发动总攻的前夜,又一次狂风大作,多数船只多沉,仅有少数将士生还。日本人认为,是“神风”挽救了他们,所以,他们特别相信“神风”的威力。
忽必烈掌权期间,组织过2次进攻日本的军事活动。
不幸的是,都因为一场狂风,损兵折将,被迫退回。这就是日本人迷信神风的由来。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