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日本的古都,要了解日本,京都是活着的历史。我在日本呆了快两年了,一向只在东京附近转悠,未免让人觉得见识浅陋,有一天便和一个朋友决定去京都转一圈。
我们是坐新干线去的,东京和京都相距513公里,坐新干线ひかり(光)号,大约费时2小时40分钟。我们俩都是从国内过来的,和国内坐火车相比,说坐新干线是一种享受也不为过。宽大整洁的车厢,舒适的航空座椅,一切井然有序。我们买的是指定席,也有人买自由席的,一时没位子坐,便站在车厢的两头,也就零零星星几人。回想起国内坐火车时,车厢里凡是能容纳人的空间都不会浪费,包括座位下都躺着人,人多时从车窗进出也不是没有的事,这样子坐火车是一种恐怖的经历。当然价格也相差甚多,东京到京都单程就要13000日元(800多人民币左右),相当贵。
坐上车,便开始欣赏外面的风景。从东京到横滨是连绵不绝的城市地带,都是住宅、工业区和商业区。然后才是绵绵不断的小山岭。之后又是一个庞大的城市,便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名古屋了。然后又是扑面而来的小山丘,不多时便是京都了。
下了车站,我们便不知东西了,幸好车站里边设有案内所(咨询处),之前在网上查到京都旅游有观光两日乘车券,市内的巴士、地铁可以随便坐。于是向咨询处担当者的询问哪里可以买到。担当很详细的向我们指明了方向,要拐多道弯,看来不问还真难找到。我们开始依着他指的方向走,在上下自动扶梯时便感到有一个和东京不大一样的地方。东京人上下自动扶梯时,都规规矩矩地往左边靠,右边是让给要急步赶路的人走,经常是扶梯的一边站满了人,而另一边空空荡荡。而在京都车站时就感到大家懒懒散散的往两边靠,看不出有什么固定倾向。朋友说,这像国内,我喜欢。哈哈,我也喜欢。后来买车票时的情形也验证了这一想法,大家排队买票时也比较混乱,和东京感觉不一样。在东京时就听人说,关西人比较热情,不像东京人那么冷淡。而我又感觉,日本没有一处地方比中国热情的,难道人的热情是和文明程度成反比的?
后来买到乘车券了,我们决定先去清水寺。清水寺是京都最为人知的地方,以前学日文时便从课本上看到,日本有谚语:谁要说自己有胆量,请从清水寺的舞台上往下跳。清水寺的高台便成了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从京都站前坐公交巴士,大概5站就到了。上了车,看到边上几个人在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不停的议论,直觉告诉我,他们也是中国人,或许是用台语吧。果然,不一会,他们中一位欧吉桑用国语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是从上海过来的,然后他们告诉我是从台湾台北来的。哦,幸会!幸会!那位欧吉桑说他去过7趟中国大陆,哪里哪里…总之很多地方。挺不错啊!我应付着。他们说没参加团体旅游,自己找公交车坐,没想到还真能碰到别的中国人。他们要去银阁寺,做巴士一直到底,便只好中间和他们拜拜了。
下了车,上了一段100米左右的坡,清水寺便在眼前了。寺庙依山而建,进庙还要爬不少楼梯,感觉非常古朴,规模不大,原先建筑上朱红的颜色都变成灰蒙蒙的,仿佛与周围的山林浑然一体。也要买门票,300日元(20RMB左右),参拜的话加100日元。为什么我要说也要呢,因为我感觉在东京的公园、寺庙什么的好像很少要收门票的,大概京都靠旅游业存活的,故要收门票。进了庙门,不一会便到了传说中的清水寺舞台了。这时悬于心中长久的迷才算解开了,原来是一个木制的舞台,从山脚用木头柱子往上搭,大概七八层楼高度的样子。不知当初搭此台用意何在,用来看戏好像不大可能,大概就是观光用的吧。舞台上站满了人,纷纷摄影留念,这景致倒和和国内无二,呵呵!这地方实在太有名了,没来之前都非常向往,亲眼看到了,大概和想象中的有点出入,朋友挪耶说:“我知道怪不得没人跳清水寺舞台了,原来太低了,跳下去死不了人”。“真的吗?你跳跳看。”
不过,从舞台上往四周看风景确实挺不错。空旷的视野,起伏的小山坡,各种精致的树木,点缀其中是一些红色的建筑。我们沿着寺庙转了一圈,便开始往回走啦。路边是密密麻麻的卖纪念品的店铺,有各种包装精美的糕点,还有就是京扇,非常漂亮的小扇子,上面画了各种画。
已经中午12点左右了,我们坐车往车站方向走。顺便半途下来看了三十三间堂,也是一座庙,票价贵了不少,要600日元。这庙只有一个大房间,里面尽然供奉了1001座观音像,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一座其大无比的大屋子里,据说那屋子有三十三间,故得其名。那些观音像人身等高,据说世上每个人的面貌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可惜灯光昏暗(只有自然光),佛像又破旧,我看着她们的面目好像没什么分别。
很快就看完三十三间堂,我们坐车回车站,到宾馆去check in。宾馆是事先预定的,一晚上12000日元(800RMB左右),大概属于中上档次吧。位于车站附近,交通很方便。
把累赘的大包小包放进房间,决定下一个目标去岚山。岚山,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理由是听说有周恩来的题词,别的我就不清楚了。来之前临时调查了一下,好像是自然风景很不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