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7年12月16日,富士山最后一次大规模喷发。伴随着短暂间歇,时间持续长达两周,首都东京距其东部100公里,城市完全被烟土笼罩,上空火山灰厚达5厘米。城郊野外,火山灰拥堵着河床,以致此后几十年里,那里洪水泛滥频繁不断。
从那以后至今,富士山进入休眠期。四年前,科学家们探测到来自富士山深处的隆隆声,引起日本政府和各路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对富士火山活动机制进行研究。2000年10月,山下10千米深处开始发生轻微的振颤,并持续八个月之久。根据日本地球科学和灾难预防研究所(NIED)的数据,在震动的高峰期,也就是2001年4月,一个月之内发生了100次地震,这一数字远远高于此前20年里的年平均值15次。
人们在地表基本感觉不到的这些震动,实际在传递着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富士山底下的熔岩在涌动。如果这种地质运动正是火山喷发的先兆,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东京是世界上少有的距离大火山如此之近的国家首都,火山喷发意味着它将寸步难行,淹没在火山灰之中;而且如果夏季喷发,散布在火山侧翼各种高尔夫球场、娱乐公园和夏季旅馆2000万游客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更有新的证据表明,富士山有时会产生致命的火山碎屑流——这些由气体、火山灰和岩石混合而成的碎屑流时速可达150公里。根据不同的喷发规模,这些热浪能够覆盖从几公里到100多公里不等的地区。
在对岩浆研究过程中,专家们倾向于寻找更纯净的岩浆源泉,比如大洋中部海脊,因为在这些地方,物质直接来自地幔。而富士山的岩浆来自地球板块聚敛结合处,这里基本上都是渣滓。正因为从岩浆的角度而言富士山的科学价值不是太高,科学家们才对它长期以来有所忽视,另外由于访山难度大,获取研究样本受到种种限制,尽管富士山久负盛名,有关其地质活动的研究分析数据却始终寥寥。
然而,明显喷发迹象的出现迫使日本政府5个月以后迅速启动了一项金额450万美元、为期三年的国家项目,旨在对富士山有一个基本的科学认识。同时拨相当金额的专款,用于绘制“风险分布图”,来详细描绘各种喷发可能以及损失评估。
到目前为止的各种证据表明,1707年富士山的那次喷发并没有很好地拟合各种标准的火山活动模型。富士山几乎完全是由同一种类型的火山岩——玄武岩构成。这种类型的火山喷发通常不会太剧烈,因为,从理论上说,玄武岩能够自由流动,不会在内部集聚气体。但是,实际记录显示,那次喷发极为剧烈。富士山1707年的剧烈喷发似乎是一个例外,因此也向前述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上富士山低频地震震动的波形特别复杂,引发它们的岩浆活动也非常复杂,难以模型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